“我是一名党员,我报名加入海南大学抗疫志愿者队伍”,作为一名新进教师,当刘慧舟看到学校招募第七批次青年抗疫志愿者的消息时,他毫不犹豫的向信息学院党组织报名。他认为,作为一名党员,关键时刻就要站出来,主动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线,为社会和群众做点有意义的事。
![](/__local/A/12/E8/5D331E39D77C07977CC1D4B6BDD_19BEBEA4_DD995.png)
海南大学第七批次青年抗疫志愿者合影
刘慧舟老师的工作地点是万宁市万城镇车头村,主要负责核酸信息采集工作。他们入住万城镇中学的学生宿舍,每天早上需要五点半起床,做完抗原后前往车头村村委会领取防疫物资,然后开始当天的工作。
![](/__local/E/BF/AB/E95C34BF16717F23B3409B63BAD_D5111F7C_ECCCB.png)
志愿者宿舍
由于车头村属于高风险地区,工作时需要穿防护服挨家挨户上门做单人单管的核酸检测,工作量相对较大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刘老师用方便面纸箱做了个简易的工作箱,相比塑料袋更便于收集拭子和套袋。每天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中,对每家每户的情况越来越清楚。随着工作的不断熟练,与医务人员配合更为默契,大大缩短了采样时间。
![](/__local/4/29/13/B81D37CEB74745BF6F3C43202BC_F77B3C06_E34AA.png)
入户信息采集工作
![](/__local/1/5F/D8/B6AE938EE94FCD15A2EE9787A7B_352189CC_E6D79.png)
核酸检测信息采集服务队
这是刘老师第二次来到万宁,今年7月初他曾以教师党员的身份参加信息学院党委在万宁开展的“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学院发展”主题党日活动,他对万宁六连岭的“信念不倒、根基不倒、先锋不倒”的三种精神印象深刻。现在在车头村工作,对这个城市更有了亲近感,尽管每天汗流浃背,但是看到万宁的高中风险区在逐渐减少,新增感染病例也在降低,作为一名志愿者,无比欣慰,浑身充满了干劲儿。
![](/__local/7/EB/91/5D129EB18CF313E20F72917EB74_39665C3D_6E86C.png)
![](/__local/C/AB/52/4E0F034AAF6AD545CCC4B021861_AF141D5D_67A09.png)
工作图
工作中也有很多难忘之处,例如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下,脸上的汗水和嘴里呼出的热气瞬间变成水雾附在面罩上,导致扫管和扫码时看不清楚;工作期间碰上台风登陆,给核酸检测工作带来挑战,即便是这样,他们和医务工作者高效完成了每天的工作任务。他觉得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战斗员、服务员的作用,觉得无比自豪。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将全力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。海南加油!万宁加油!